1.課程進度:小凳子結構接合方式設計
2.自我設定的學習目標與成就水準(自我期許)
在這學期小凳子自由設計中,雖然我們還沒有能力及足夠的時間可以完成複雜度較高的作品,但希望在這次的設計中,我能夠完成最基本,由花盆架延伸出的小凳子,並利用上課所學的榫接作法,做出基本但精緻的榫接。面板的部分,我希望能有屬於自己風格的設計,所以會依照原先的設計,製作餅乾形狀的面板,而在面板製作的過程中,可能要多加研究製作流程,因為餅乾的面板,與上學期製作小凳子的面板雖有相似度,但形狀部相同,製作上可能需考慮如何製作模板及切出形狀,這部分還需與老師討論。
週數
|
進度
|
11
|
1.確定設計圖,與老師討論
2.選擇材料
|
12
|
1.用腳料將框架切好(4cmX4cmX40cm*4支、4cmX4cmX18cm*4支)
2.使用圓鉅機製作榫頭
|
13
|
1.使用角鑿機製作榫孔
|
14
|
1.使用鑿刀修正,使榫接間不容法
2.上連桿部分需鑽孔
|
15
|
1.開始面板製作,需與老師討論,及製作模板
|
16
|
1.製作面板
2.組裝接合
|
17
|
1.表面砂磨
2.表面上漆
|
18
|
1.檢查及繳交
|
首先,在之前的觀察中,發現花盆架的構造看似簡單,但卻感覺還有許多小細節需要研究。在看過課堂上同學們做的不同設計的準接,我覺得感覺都不太適合用在架構上。
從moodle上研究榫接時,我覺得或許插榫接比較適合用來製作,所以決定使用插準接,並利用木螺栓連接面板。
從moodle上研究榫接時,我覺得或許插榫接比較適合用來製作,所以決定使用插準接,並利用木螺栓連接面板。
4.同儕討論過程與結果
與同學討論之後,我覺得在製作榫接時,應該設計相同性較高榫接。從製造的點來看,同樣的榫接可以一次加工,製作同樣的模板,就可以量產,效率會比較高;從設計的觀點來看,相同的榫接,在視覺上也有對稱性及和諧的感覺。
5.解決設計問題的過程與結果
在過程中,對於凳子的製作細節還不是很清楚,所以在設計榫接時,也不知道哪一種榫接會比較適合。經過不斷地觀察老師的花盆架,我覺得插準接最適合,不過在之前製作準街的過程中,並沒有學習製作過插準接,所以現在要開始思考如何製作模板,我覺得可以利用圓鉅機製作榫頭,角鑿機來製作榫孔,並利用鑿刀來使其製作精密。
6.進行中和完成的作品(可以利用相片、影片和文字呈現成長和進步的實例與證據
結構上採用與花盆架相似的結構,並利用插榫接做連結。面板與框架的連結,會採用與上學期相似的作法,使用木螺釘接和。從人因工程的角度來看,我的椅子的面板為25cmX25cm,可以符合我坐上去的大小,而高度的部分為40cm,這是依照自己坐下來的最適合的高度。
7.本次結構設計結果需要加強的部份
我認為結構的部分,在接合處可能要加強,在製作過程中的精密度應該也要提高,做到間不容髮。
8.自我反思
在這次的設計過程中,感到有些挫折,因為起初並不是很了解花盆架的結構,所以在設計時,也毫無頭緒。這次的發想,讓我了解到自己不足之處,有時候設計這種東西還要要多去實際了解,而不是只有空想。
經過這次的作業,讓我花了心思思考之後的製造流程,也讓我做了規劃,相信在遇到問題時,我也不會手忙腳亂,期待自己能在期末交出製作精美的椅子。